close

         常常在所謂的美妝雜誌上看到類似的專訪:訪問現下有名的雜誌或網拍Model大談彼此的保養經驗,生活作息,工作日誌,以及最近在看的書。 

        不要誤會,我想說的不是專訪是否做假,那些
Model是否真的再看這些書,或者真的有看書習慣。沒在看書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,有看書習慣更不值得大驚小怪,事實上每個人閱讀口味習慣都不同,如果你問我最近在看什麼書,不好意思,我真的答不上來。因為我自己的習慣是會在床頭櫃、電腦旁、辦公室,放不同書籍,從以前唸書時就很愛的小說類,到工作後頻繁接觸的財經類,還有歸類在零食的言情跟漫畫,我大約都是拿起來就看,沒看完就擺著,過幾天再接著下去看,但是通常要再往前翻個幾頁,才能連結記憶。我還滿喜歡這樣的看書方式,因為這樣每次讀,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感受,跟以前動輒拿起書來就一定要看完的習慣比起來,細細分享作者的心血,也比較身歷其境吧。

在我剛畢業那段期間,有陣子挺心不甘情不願的,依家人的要求到補習班當了美語老師,班主任在最後一關面試時問我:「妳在外文系讀了四年書,有沒有特別喜歡哪個作者或哪本書呢?」也許她預期我會回答維吉尼亞或者愛蜜莉狄更生之類的偉大作家,但是,天曉得,我跟偉大作家真的不熟,也許哪天我發了瘋跑去考外文研究所就會熟了。不過老實講,我的回答是:沒有!

真的是沒有,我不太會因為一本書去喜歡ㄧ個作者,或者因為ㄧ個作者去喜歡ㄧ本書,雖然以前也曾經因為喜歡某國內作家而蒐集了許多他的書,但也許那時只是一個崇拜偶像的心態,上了大學後(或者說過了一個年紀?),就比較純粹為了看書而看書。所以我無法推薦身邊的人看什麼書,或者什麼書籍是經典必看,畢竟我很愛的不一定合其他人的胃口。因此要我列出書簿清單來,我還真的辦不到。但是林林總總看了這麼多,自己當然有所偏喜的書,惟獨印象最深刻的,是高中時熬夜一整個晚上也要看完的「桂花巷」。這篇小說挺厚一本的,曾經改編成電影以及電視劇。書名很浪漫,但是故事本身不但跟浪漫一點都沾不上邊,反而訴說著桂花巷裡的一個壓抑的人生,而這只不過是桂花巷裡的其中一段罷了。

桂花巷,不知道是誰起了這麼一個美麗的名字,但是巷子裡不但沒有桂花飄香,反而每家每戶,都有因現實困頓而訴不盡的苦。時代背景為1889~1959年,經歷了晚清光緒、日本殖民,以及國民政府,三個混亂的時代,在在呼應著本書主角三段人生的轉折。女主角剔紅,家中長女,如果我沒記錯的話,她大約12歲時就扛起了一家生計,12歲在現在不過還是個孩子,在那時卻是個過沒幾年就可以嫁人的歲數了。母親病中,常常遺憾著沒能好好指導女兒所謂一些女人家該懂的以及該做的事,在那時代,女人家該懂的不過就三從四德以及非常不道德的纏足。女兒纏足通常是母親下的手,為了讓女兒嫁個好人家,那雙小巧得畸形的腳,就是進入好人家的門票,也是當時女子幸福一生的保證。

剔紅並沒有纏足,母親一直病著,誤了剔紅最佳纏腳的時機,剔紅也就靠著這麼一雙腳爬上爬下,俐落的扛起所有家務事,當其他纏腳婦女一拐一拐的走來,嘴裡說著多羨慕剔紅有雙大腳丫,動作敏捷又勤快時,聽在剔紅耳裡,全都是嘲笑而諷刺:家裡窮苦,女孩兒又沒綁腳,將來誰要娶她阿!後來母親終於找了個女長輩幫剔紅綁起了一雙不小的腳,但是命運的折磨才剛開始,母親終於病死,連唯一的弟弟都遭遇海難,倔然一身的剔紅為了替自己向命運討回該有的幸福,死命的將自己一雙大腳纏到最小、最巧。也許她真的成功了,十六歲的剔紅在青春正年華時早已歷經太多磨難,終於有個姓辛的大戶人家要娶她過門了,為的就是剔紅不但是個勤儉持家的好姑娘,更因為她有雙小巧到近乎精美地步的腳!丈夫甚至在洞房之夜輕輕抬起她的纏足,溫柔的說道:要不是這雙漂亮的小腳,我還娶不到這麼一個好妻子。

與其說剔紅嫁給了丈夫,倒不如說她嫁給了整個辛家!(哪個女人的婚姻不是這樣呢?)她揮別青少時的初戀嫁到辛家,求的就是個安穩的生活,好歹辛家親戚有頭有臉,外面世界就算易了主,她還是在大宅子裡面過著甜蜜的夫妻生活。但是大家庭的倫理道德太重,加以三從四德的束縛,剔紅活得也辛苦。後來丈夫早死,她又得為夫家扛起家中裏外,這樣被時代壓抑的女子,卻在家中娶了新媳,自己晉升為長輩時,毫無同情之心的將所有束縛加諸在新婦身上,要替夫家旺丁,要會持家,也許她太累了,便以教導為名,將自己背了大半輩子的壓力丟在小輩身上,這在傳統故事裡並不少見,甚至說是常態,哪個媳婦不熬成了婆後不這麼做的?但這些女人的種種,在我眼裡看來顯得可悲。

苦了大半輩子的剔紅,心裡其實是寂寞的,原本以為可以和丈夫這麼攜手走下去,他卻早早過世,獨自留她一人撐起一片天,但剔紅不可能不需要依靠,可大戶人家的寡婦怎能受的起再嫁的耳語?她忍了下來,卻也曾經忍不住的與家中長工私通。一個守寡已久的婦人,一個孩子已成年的母親,居然因此懷下私生子。她當然不能生下,但她要怎麼去墮胎?一個平常律人律己的女主人,居然與人珠胎暗結,這可不是死就能解決的問題。所幸遠赴日本讀書的兒子,什麼都不問,只淡淡的請母親與他到日本居住一段時間,讓母親也體會體會他在日本的生活。剔紅看著兒子,壓抑著激動遠赴日本,在異地生下私生女後,又恢復了原有的身分。

其實我手邊沒有這本書,那時是向圖書館借的,但是過了這麼久印象還是很深。也許自己也生長在傳統的大家庭,因此對這類的故事感觸特別深。剔紅是個挺典型的中國女子,原本該是柔順,卻不得不堅強,但內心又寂寞的近乎脆弱,這些故事現在看來可笑,但的的確確是存在過的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後記:這篇很悶吧!算不上是什麼好文章,更不是什麼讀後心得,只是單純的分享罷了,因此名為隨筆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onn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